中国政策专家库

China Policy Expert Database

黄日涵: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擘画共赢蓝图

打印    分享

426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回顾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的重要成果,为一带一路建设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指明方向和路径。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将采取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举措,加强制度性、结构性安排,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我们将更广领域扩大外资市场准入,更大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更大规模增加商品和服务进口,更加有效实施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更加重视对外开放政策贯彻落实。

一诺千金,世界可期——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将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带来更加进步和繁荣的中国和世界。这些举措都表明了一个鲜明特征,即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迈出实质性步伐,以自身行动持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前进。中国的选择显示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秩序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一关键时期,保护主义没有未来,开放合作才是正道,合作共赢才是世界发展的主流。

6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已完成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工作,转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全面推进阶段,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强调,面向未来,我们要聚焦重点、深耕细作,共同绘制精谨细腻的工笔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

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关键是互联互通。我们应该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实现共同发展繁荣。这点明了未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目标是推进全球互联互通。近6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在推动全球互联互通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特别是在传统意义上的基础设施硬件相通方面,公路、铁路、电信、电力、港口建设取得了积极突破,为发展中国家营造了更多发展机遇和空间,为世界进一步互联互通打下坚实基础。今后,应加强创新要素流动、人文交流等软联通,以更好地帮助一带一路国家经济社会的全方位发展,缩小发展差距。具体而言,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加强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合作,特别是构建数字丝绸之路”“创新丝绸之路,消除各国之间的数字鸿沟。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正在带动沿线国家与中国在跨境贸易以及高科技合作领域的充分互联互通。同时,中国将积极架设文明互学互鉴的桥梁,深入开展教育、科学、文化、体育、旅游、卫生、考古等领域人文合作,加强政党、民间组织往来,密切妇女、青年、残疾人等群体交流,形成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格局。

回顾过去的6年,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无论是五通,还是六廊六路多国多港建设,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首届高峰论坛达成的具体成果落实率达到100%。可以说,在大写意阶段,一带一路建设风生水起;未来,工笔画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要求,即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把业已开展的项目做得更加细致、更加深入、更加接地气。一言以蔽之,在保持健康良性发展势头的基础上,坚持稳中求进,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这意味着在项目推进中要集中力量、整合资源,更注重提升质量,形成更多可视性成果,更好地惠及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互利共赢;意味着对项目的管理将更加规范,推动企业在项目建设、运营、采购、招投标等环节按照普遍接受的国际规则标准进行,同时要尊重各国法律法规,推动项目可持续发展,塑造包括中国在内的参与国家的良好形象。

独行快,众行远。一带一路倡议不是中国的独奏曲,而是沿线国家一起参与的大合唱。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登高望远,鼓舞人心,凝聚众力。相信一带一路国家将共同努力,发挥各自优势和潜能,聚沙成塔,积水成渊,一起播撒合作的种子,共同收获发展的果实。

(作者:黄日涵,系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助理)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贾雨鑫

用户评论: